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高扬理想主义,心系广大青年,锐意开拓进取,勇于自我革命,进一步聚焦共青团工作的主责主业,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团委通过全面建设“锡语梅庵”青年学习社,着力打造校区青年思想引领的综合服务平台。
2025年3月20日,青年学习社第二次集体学习在东南大学无锡校区青年学习社基地圆满完成。本次活动由徐明晖同学主持,活动分为集体学习、朗读分享与自由讨论三个部分,集体学习的主题为:哪吒之火,文脉薪传。
一、集体学习
通过观看求是网《专家访谈|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和央视网《独家采访中国驻美大使:〈哪吒2〉的爆火仅仅只是开始》,青年学习社成员深受启发,深刻感悟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朗读分享
集体学习后,三位同学结合《哪吒2》的爆火和自身感悟进行了朗读分享。
于玮琦同学的朗读分享以“从‘哪吒’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哪吒”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由、正义和抗争精神的追求,它跨越千年,依然能够与当代观众产生共鸣,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作为网安专业的学生,他从哪吒与命运抗争的影像中,领悟到科研中也要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反复尝试,才能够完成实验复现,取得突破。
刘莹同学的朗读分享以“从哪吒看青年:破桎梏,铸己途”为主题。在哪吒“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的“不认命”中、在申公豹“走出心中成见的大山,回归自我”的“保持本心”中,她体会到在成长道路上需要不断探索自我、寻找自我,在身处困境中需要坚守自我、突破自我。青年人应用青春热血与智慧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成为各自生命中的 “哪吒”。
李嘉恒同学的朗读分享以“中国神话人物,何以产生‘闹海之力’”为主题。他指出《哪吒2》成功出海,在于通过原始情感共鸣催化价值观的全球化共振。影片不仅呈现了东方神话的视觉奇观,更通过“灵珠魔丸本为一体”的设定,解构了正邪对立,传递了《周易》阴阳相生的古老智慧,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创造性转化。青年人需要平衡传统与现代智慧,以开放姿态重构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赋予其新的生命形态。
三、自由讨论
朗读分享后,青年学习社成员围绕朗读分享的内容并联系自身实际,思考在新征程中,新时代新青年应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钱奕明同学提出了三点思考。其一,影片将混天绫、水墨画等东方美学元素融入细节,成为文化输出的典范;其二,导演饺子潜心打磨作品的匠人精神,激励我们专注深耕专业领域;其三,数十家制作方协同创作的凝聚力,展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期待中国电影延续这股冲劲,让文化佳作带动产业蓬勃发展。
肖霄同学认为《哪吒》系列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彰显文化自信,其“自强不息”内核正如建筑学融合艺术、技术、历史等多元要素的坚韧探索。新时代青年当传承文化基因,以创新精神激活传统智慧,在守正创新中让古老文明焕发新生。
赵堃乔同学在《哪吒2》的热映中,深切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力量。它不仅是电影的成功,更是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典范。通过学习《人民日报》等媒体多角度解读文化创新,他领悟到传承需突破思维定式,将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生活。作为青年,更要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以创新思维激活文化基因,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习,李哲旭同学作总结发言。她说道:“《哪吒2》的成功,为我们展示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无限可能。作为青年主力军,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应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新兴科技结合,创造出全新的文化产品和体验。对于学生骨干,在党团活动中,也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智慧,发挥创造力与活力,将中国故事生动地讲述出去,向校区学子传播中国声音。”
通过此次活动,青年学习社的每位同学都在系统的理论学习、生动的朗读分享与热烈的自由讨论中对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未来,青年学习社将继续秉承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行动,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理论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